瑞典飞越北欧商务公司

人气 3615   2011-11-17 22:23

瑞典飞越北欧商务咨询公司(flyscandinavia)

——北欧国家优势产业

瑞典的高新技术产业

瑞典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新技术研发国家之一,在信息通讯、生命科学、清洁能源、环保、汽车等领域具有强大研发实力。根据2005年世界各国PCT专利申请量的统计,瑞典占世界第九位,是世界上人均拥有发明专利和专利申请最多的国家之一。

一、信息通讯产业

瑞典是信息及通讯产业高度发达的国家。2004年国际数据公司对55个国家的23项指标(包括计算普及程度、基础设施、互联网应用和教育水平等)进行综合评比,瑞典连续5年荣登榜首,成为全球信息社会最成熟的国家。目前,瑞典从事电信产业的企业约1.7万家,其中94%为IT服务业,6%为电子工业,从业人员25万。瑞典出口的电信产品75%是通信设备,中国是瑞典重要信息和通讯技术产品出口国,也是业务量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

近年来瑞典的软件公司发展较快,特别是在金融机构和证券交易软件比较突出。在通讯技术发展方面以无线电、通讯软件、汽车电子通讯、光电、嵌入式系统芯片为主。

二、生命科学产业

瑞典生命科技产业发展,其生物科技、医学技术、医药、医疗器械、诊断设备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地位。瑞典拥有影响世界的医学发明,如心脏起搏器、呼吸器、人造肾、超声波、伽马刀、局部麻醉等等,此外在为系统技术、非扩散测量技术以及生物材料的研究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目前,瑞典是欧洲第四大生物技术国,在全球排名第九。如果按人均行含量以及该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计算的话,瑞典居全球之冠。

目前瑞典约有800家企业从事生命科学产业,共有雇员4万人左右,大部分从事研发和市场工作,约15000人在生产部门工作,还有大量专业咨询和分包公司,形成了完整的产业环境。瑞典生命科学产业主要集中在三个地区,斯德哥尔摩-乌普萨拉地区,这是欧洲领先的生命科学产业带之一,拥有世界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如卡罗林斯卡医学院、乌普萨拉大学、皇家理工学院等,该地区聚集了全国58%的生命科学企业,如法玛西亚、阿斯利康、通用医疗等知名跨国公司。另外两个产业带主要集中在瑞典南部,一个在哥德堡附近,以药物研发和临床为主,另一个在隆德-马尔默地区,以生物技术为主,拥有全国17%的生物技术企业。从行业分布来看,瑞典的生命科学产业以药物研制为主,占行业总量的54%;其次是生物技术器材等,占21%,这两个行业可作为中瑞合作的主要领域。

三、汽车产业

瑞典拥有强大的汽车制造工业,重型卡车和大型客车占其生产的绝大部分。瑞典汽车制造业同时也是以一个出口为导向的产业。每年生产的商用车中,超过90%出口,全球市场占有率在20%以上。沃尔沃和斯堪尼亚是国际知名的瑞典商用车制造商,历史悠久,技术雄厚,市场占有份额大。瑞典在汽车安全技术方面世界闻名,汽车安全带是瑞典人发明的,瑞典Autoliv公司是享誉世界的汽车安全企业。目前瑞典正在开发汽车主动安全系统。

四、清洁能源

瑞典清洁能源技术比较成熟,使用量在整个能源结构中的比例越来越大。近十年来,瑞典清洁能源占能源市场的份额逐步提高,从1994年的22%,提高到目前的28%。目前,瑞典电力生产基本实现无油、无煤,电力来源基本是水电和核电各占一半。

瑞典的清洁能源除了水电外,风力发电、太阳能、垃圾焚烧发电、生物能源等发展也很快。目前,风力发电已达到1Twh的发电能力,具有较为先进的风力发电技术;太阳能发电进入商业运作阶段,产能达50Gwh,乌普萨拉市产的太阳能板在发电效能方面创下国际同类产品的最高记录;垃圾发电供热普及速度块,目前年垃圾总量的一半约170万吨用来发电供热,瑞典在烟气清洁方面设备和技术先进,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生物燃料是清洁能源发展最快的能源,瑞典在利用速生柳作为能源发电方面技术成熟;在生物燃料技术的应用还体现在动力车用燃料上,目前混合燃料轿车已占轿车市场份额的10%,SAAB公司是世界上第一个推出百分百全部乙醇动力车;瑞典是第一个使用沼气为动力火车的国家,瑞典生物气体公司开发的沼气动力火车2005年首航,时速达到130公司。

五、环保产业

瑞典环保产业发展迅速,环保技术发达。主要技术有:污水处理、废气排放控制、固体垃圾回收与处理等。据瑞典统计局统计,瑞典环保产业年产值已达2400亿瑞典克朗,其中垃圾处理和再生循环产值占环保产业总产值的41%。瑞典拥有一大批拥有专有技术的环保企业,企业数量超过4000家,就业人口9万。既有阿法拉伐这样拥有13800名雇员的环保设备生产商和普拉克公司这样在全世界55个国家建成3000多个污染处理厂的“交钥匙承包商”,也有斯维科这样拥有2500名雇员的大型国际咨询商,此外,还有众多雇员不足百人的中小企业。

瑞典环保产业出口强劲,约占环保产业总产值的38%,并以年均8%的速度递增。瑞典出口的主要市场是欧盟和波罗的海国家,中国已成为瑞典在亚洲最大的环保产品出口市场。

丹麦的能源环保产业

丹麦是举世公认的能源问题解决得最好的国家之一。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后,丹麦大力调整能源结构,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能源效率,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探索出了一条能源“高效、清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1980年至今,丹麦的GDP增长了近60%,但能源消耗基本维持不变,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一、风力发电

丹麦的风力发电研究始于1891年,是世界上最早开始进行风力发电研究和应用的少数国家之一。经过多年发展,丹麦已形成了本国的风电产业和有竞争力的风机制造业,其风机生产覆盖全球约40%的市场份额。截止2006年底,丹麦风力发电总装机容量达3135兆瓦(MW),在仅4万多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上有5266台风机在运转。近年来丹麦风能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向海上发展,截止2005年底丹麦海上风力发电场已达8个,装机容量423MW,另有2个各200MW的海上风力发电厂在招标建设中。2005年,丹麦风力发电占到整个发电量的20.8%,政府期望到2009年达到25%,2025年达到30%。丹麦风力工业协会(DanishWindIndustryAssociation-DWIA)提出更加雄心勃勃的“风力50”计划,建议到2025年丹麦风电占全部电力消耗比重的50%,计划在目前基础上再增加1700

台风机。

九十年代以来,丹麦风电发展迅速,风电产业成为丹麦少数领先全球市场的领域,每年营业额超过50亿丹麦克朗,为超过2万人提供就业机会。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风机的功率越来越大,且提高很快。在2000年时,全国每台风机平均功率为856KW,2002年增至1356KW,2003年则一跃增至2045KW。今后的趋势是用3MW风力发电机代替现在的2MW电机,5MW甚至10MW的风机也正在研制中。另一方面,在过去20多年中,风电成本减少了约3/4,1981年的风电成本为每度电1.2克郎左右,至1999年就下降至0.3克郎左右(约合0.4元人民币)。风机的尺寸在过去15年中也有戏剧性的变化。由于技术的快速进步,今日可普遍见到的旋转直径为48~54米、输出功率为750~1,000KW的风机,正在被功率为2,000KW、机塔高70~80米、机翼旋转直径达72米的风机所替代。现在,一台2,000KW的风机所产生的电量比1980年135台风机的总和还要多,单机发电量大大增加。

二、生物能源

生物能或生物质能(Bio-energy/BiomassEnergy)是可再生能源的形式之一。其主要自能源植物或农、林、渔业副产物(秸秆、木屑、加工企业有机废物、动物粪便等),是从生物可再生原质转换而得的能源形式。生物质能是惟一能够以气态、液态和固体形态存在的可再生能。在生物能应用技术领域,存在着几个基本应用方向。一是把农作物秸秆、木屑作为燃料直接燃烧,转换为能源。二是利用转化技术把生物质转变为液态、气态和固态的能源载体,包括:把农作物和秸秆转化为生物酒精、生物柴油,把有机农业废物转变为可燃气体等三是开发专门作为能源资源的植物和农作物,并辟出耕地种植这些经培养精选、具有较高能量密度的植物。

(一)桔杆发电和供热

20世纪80年代,丹麦政府限制农户焚烧田间的农作物秸秆,而是把这些秸秆提供给120个地区供热锅炉和10万个家庭小型供热装置作为燃料。1993年6月14日,丹麦议会通过生物质协议(BiomassAgreement)。按照这一协议,大型电厂必需每年使用120万吨麦草和20万吨木屑作为热电联产的燃料。目前,15个以生物质为燃料的热电联产厂产生4000万瓦电力,麦草和木屑贡献于丹麦约5%的电力消费。用秸杆作燃料,已经是丹麦一些大型电厂的组成部分。阿维多II号(AvedøreII)电厂就是使用煤、石油、天然气和秸杆等多种燃料进行热电联产的代表。

(二)中心沼气厂

丹麦以工业化的方式使用沼气始于80年代末期。目前,丹麦已建立20个集中式的中心沼气厂,每天可处理50-600立方米原料,另有55个单个的农场沼气厂。这些沼气厂通过在各地区的合理分布,有效地促进了农业资源综合利用、地区发展和环境保护。在2025年之前,丹麦将另外新建50个中心沼气厂。沼气计划得到丹麦环境部、农业部的经费支持,总预算1200万丹麦克朗。中心沼气厂通常以周边农场(猪、牛粪等占75%)和食品加工企业提供的有机废物(占25%)为原料,经工业化处理生成沼气,再输送到地区的燃气供热锅炉或热电联产厂,余料可以作为很好的肥料。沼气技术可以有效减少硝酸盐排放,消除气味,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充分利用有机废料。沼气既是很好的能源来源,同时又有利于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在丹麦比较有代表性的大型中心沼气厂有Ribe、Lintrup、Lemvig等,年产沼气在500万立方米左右。

(三)生物乙醇

近年丹麦瑞索(Risø)国家实验室在这方面开展了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其利用预处理和发酵技术分解玉米秸秆中的木质素、纤维和半纤维素,处理后获得生物乙醇(酒精)。其实验室数据显示,田间1吨玉米中仅用玉米籽粒为原料,可产188升酒精,仅用玉米秸秆及玉米芯为原料,可产酒精155升,故每吨玉米原料约可生产340升酒精。这些生物酒精可用作汽车混合燃料。2004年以来瑞索实验室已与吉林轻工设计研究院合作开发工业化装置和生产线。参与合作的中方专家认为,丹麦在预处理和发酵技术方面领先于美国。在企业界,丹麦Elam公司走在生物酒精工业化生产前列。该公司利用欧盟资助建立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生物酒精处理示范单元(ProcessDemonstrationUnit-PDU)。该单元以秸秆和生活垃圾中的有机废料为原料,经分阶段预处理和发酵工艺获得生物酒精。另外,丹麦技术大学(DTU)的BioGasolAps公司正在研究开发利用桔杆废料生产第二代生物乙醇的技术,并进入实质性试生产阶段。该公司利用创新技术低成本地生产乙醇、氢、甲烷等生物燃料,其加工工艺将来有可能成为以木质纤维素为基础的生物乙醇的工业标准。生产生物乙醇很重要的一方面是要有酶的投入,丹麦著名公司诺维信(NovozymesA/S)目前约10%的营业收入是为乙醇生产提供所需的酶。

(四)氢气和甲醇

丹麦技术大学(DTU)环境系的瑞娜·安格丽达奇教授领导的研究组,开发了一种二段式厌氧发酵反应器,以农场有机废物和城市垃圾为原料,通过优化的影响参数控制制取氢气和甲烷。实验表明,利用有机物含量35%的城市垃圾,可得到产率12立方米/吨的氢气;在制取甲烷阶段,通过控制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可获得产率达133立方米/吨的甲烷。由于综合了两阶段发酵过程,该技术可同时产生氢气和甲烷,具有比传统厌氧发酵装置更高的综合效率。目前,该研究组在探讨利用特殊菌种降解有机垃圾及控制相关参数提高产气量的途径并进行面向工业生产的中间试验。该研究组在厌氧发酵过程控制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就生物质能来说,丹麦正在成为工业化国家一个先导的角色。这种角色,正是通过其在主要技术方向上的努力来体现的,这包括使用秸秆燃料发电、建立中央沼气厂用于供热和发电、把生物质转化为液体燃料和可燃气体以及具有前瞻性的能源作物的研究开发等。

三、未来新能源

(一)燃料电池(FuelCells)。

燃料电池是一种化学电池,由燃料间的反应产生能量,例如液氢和氧化剂及液氧,不燃烧直接转化成持续的电能。它应用广泛,可以为单个家庭供电,也可以用于热电联产厂,或者交通运输等等,与传统电力生产相比有许多优势,具有高效率、低污染的特点。目前在丹麦从事的研究主要有两类,一种是1-500KW的高温固态氧化物(SOFC)燃料电池,用于大型电站;另一种是低温聚合体电解膜(PEM)燃料电池,用于小型电站。可以使用各种类型的燃料,包括天然气、甲醇、甲烷、氢等。现在还在研发一种PVCells燃料电池。燃料电池可以将天然气中的化学能量转化成电能,效率约为55%;可以将氢直接转化为电能或者相反,用电能来生产氢。SOFC型燃料电池商业化估计还将需要5-10年。进行这项研究的以丹麦瑞索国家实验室为主,此外还有TopsoeFuelCell公司(www.topsoefuelcell.com),IRDA/S公司(www.ird.dk)。另外H2Logic公司在研发燃料电池汽车,网址www.h2logic.dk。

(二)海浪发电。

海洋是风能的天然储藏场所,海浪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海浪发电厂可以将海浪中的能量转化为电能。丹麦许多家研究机构和投资者在进行这项研究,2003年丹麦第一家海浪发电厂WaveDragon以1:4的模型并网发电。该厂是集合了欧洲多个国家的众多研究机构和公司一起建成的。其原理是引导海浪上到一个斜坡状的装置,当海浪越过斜坡,会形成一个充满水的水库。这水库与海平面有落差,利用此落差即可驱动涡轮机发电。海浪发电厂根据情况可大可小,拟在北海建的一个厂重2.2万吨,有260米宽,发电机容量4MW,每年发电可达12Gwh。有测算估计,商业化规模的海浪发电厂的电价大约在0.04欧元/度。从开始起,WaveDragon公司已经从丹麦政府和欧洲能源机构等获得了大约760万欧元的资金支持。

联系地址:WaveDragonApSBlegdamsvej4,DK-2200CopenhagenN,

DenmarkPhone:+4535370211/+45-35370211,Fax:+4535374537

Email:info@wavedragon.netwww.wavedragon.net丹麦另外一家研究海浪

发电的为WaveStarEnergy公司,其网址为www.wavestarenergy.com。

(三)氢能研发。

世界上在水里面含有的氢几乎是无限量的,而且氢在燃烧的时候不释放二氧化碳。如果能将氢作为一种能源载体,可以更简单而高效地储存电能,还可以直接用于交通领域。利用化石燃料和可再生能源都可以生产氢,特别是利用风能、燃料电池、生物质能和水电等生产氢,将可以避免CO2的危害。从技术角度讲,生产氢最关键的环节是电解,目前的电解效率是75-85%,使用新的方法有望提高到90%。另外还可以从有机物质直接生产甲醇和氢。将来的氢能社会不但需要技术上的进步,也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配套。丹麦技术大学、奥胡斯大学、瑞索国家实验室和HaldorTopsoeA/s、DanfossA/S已经连续4年接受政府资

助从事氢能开发。另外也在联合北欧研究力量进行联合攻关。可以参见网址:www.h2foresight.infowww.risoe.dk总之,丹麦通过开发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正在努力塑造未来的能源供给模式:当世界的化石能源储量越来越接近枯竭时,人们可以从日照、风、农田和城市“废料”中获得他们所需的能源形式——电、热和交通运输燃料。挪威的特色产业挪威是北欧小国,但在科学研究领域颇有成就,曾有4位挪威科学家荣获诺贝尔奖。作为发达国家,挪威的科技水平总体较高,但由于国家小,人口少,经济规模不大,产业门类也不全,因此挪威的科技优势也多集中于其较为发达的领域中,多年以来形成了四大领域科技水平普遍较高、其他领域拥有独特先进科技的格局。挪较具特色的四大领域是造船工业、海产养殖业、海上油气工业、环境工业。此外,挪在空间技术、建筑工程、金属冶炼、可再生能源、生物工程、制药、信息通讯等领域内也有某些较为突出的技术。

一、造船工业

挪威的造船业是其传统产业,曾是挪威经济的支柱,现在仍是挪威的主要产业之一,挪威在这一领域里经验丰富,技术先进。近年来由于其他国家(包括中国)的竞争,造船订单逐步向外转移,然而挪威仍旧保留了高科技含量的特种船制造能力和大量先进的船用设备制造企业。挪威制造大型游轮、液化天然气运输船、滚装船、高技术渔船、冷藏船、近海供应船、高速双体船和地震探测船的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目前挪威有300家中小型及5家大型的船用设备生产商。挪威生产的船用设备60%用于出口,占世界市场份额的8%-10%。挪威的船用设备制造业可提供先进的船舶推进器、船舶动力主机、电子货物装运设备、航海

电子导航仪器、电子地图和先进的船舶稳定系统、持久耐用的大型渔网、刺网和大功率渔船发动机、鱼群探测器、导航仪器等。

二、海洋养殖业

上世纪70年代,挪威在海洋养殖技术上取得突破后,海洋养殖业在挪威迅速发展,主要的养殖品种有大西洋三文鱼、虹鳟鱼等。人工养殖的海产品占海产品出口价值的比重越越大,2005年达47%。其中,人工养殖三文鱼56.7万吨,出口额达140亿挪威克朗,占挪威渔产品出口总额的40%。挪威的海洋水产养殖技术已经进入电脑控制时代,在养殖设备、鱼生长控制、鱼病控制、基因、疫苗及海洋生物环境方面均有深入研究。海洋水产养殖育种技术也扩展到淡水鱼的养殖领域。挪威培育的罗非鱼品种,在我国水产养殖业享有盛名。

三、油气工业

2005年挪威是世界第8大石油天然气生产国、第3大石油天然气出口国油气生产挪威最重要的经济领域,其产值占GDP的四分之一,其出口占总出口的52%,石油为这一北欧小国带来了滚滚财源。挪威的石油均产自海上,因此挪威在深海勘探、钻井、采油等领域进行了巨额投资,形成了相当成熟的技术,譬如海上石油平台的建造、可以从垂直方向改成水平方向的钻探技术和微生物采油技术等。挪威深海钻井深度可达2000米,还可在恶劣气候下自动控制平台的稳定。深海采油技术则取消了海面上的井架,完全依靠安装在海底的采油装置进行采油。挪威公司设计的软件可在特殊的石油输送管道中自动将油、气、水进行分离,在提高采油率方面也开发了特殊的软件。挪威企业在储量模型软件开发方面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测量、数据分析及解析技术也独具特色。总之,挪威的海洋石油技术包括勘探、钻井、海底设备、平台设备等方面的技术世界一流,这与其长期的大量研发资金投入密切相关。围绕海上油气开发,挪威形成了由一系列设备制造、软件、近岸服务企业组成的紧密的产业链,为本国和海外的海洋石油产业提供高技术产品和服务。

四、环境保护

挪在环保技术研发方面也走在世界前列。“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挪威由来已久,深入人心,并反映在挪威的各行各业,发展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技术。例如挪威的优势技术—传感器技术,在环保技术领域中的应用就很成功,知名产品如自动分类的瓶罐分检回收机在挪威超市普遍使用;治理硅铁冶炼厂烟尘而收集的微硅粉,一开始无任何用处,只能堆积成山,然而后来经研究发现可用作水泥的添加剂,使水泥强度大大增加,因而供不应求,真正实现了变废为宝。此外,挪威在海洋石油勘探开发过程中的环境控制、江河水质保护、海水养殖环境控制方面均有较为丰富的经验。挪威能连续五年蝉联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国家,

和企业与公民的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无关系,也与挪先进的环保技术紧密相关。

除此之外,挪威在其他一些领域内拥有某些高精尖技术,如:空间技术。挪威的空间工业重点有五个方面:卫星通讯、卫星导航、地球观测、空间研究、基础设施。目前的航海、航空和航天皆是通过卫星导航。作为卫星导航解决方案长期使用者和出口国,挪威在参与全球新的系统和设备的开发及测试方面占有独特的位置。挪威的空间企业积极参加了伽利略计划。资源规划、污染防治和海上交通监测是应用通过地球观测卫星采集数据诸多领域的几个方面,挪威是早期涉入这一领域的国家,即利用卫星雷达系统透过冬季的黑幕和厚厚的云层对石油泄漏和鱼群进行监测。挪威也是世界上对地球观测卫星数据进行创新和有效利用的领先国家之一。挪威的制造商和研究人员在欧洲空间局Envisat项目中也扮演一定的角色。该卫星上安装的Kongsberg等挪威公司的电子和光学设备用于对大气层的气体、冰盖及其运动、海风及海潮、石油泄漏、海平面及雨林变化等的测量和监测。欧洲空间局也注意使用挪威公司的高科技产品。挪威NammoRaufoss公司为Ariane5号设计、研制并制造分离推进器。Prototec公司为计划于2007年发射的天王星空间观测站正在设计和制造质量和热模型。Prototec公司还为美国AMC15号和16号卫星的通讯有效负载(由阿尔卡特空间挪威公司生产)提供先进的轻型承载设备。另外,阿尔卡特空间挪威公司作为LockheedMartin的分包商,为卫星提供先进的耦合信息处理器。挪Presens公司与欧洲空间局签订了研制空间推进器系统的压力和温度传感器协

议。

隧道工程技术。挪威是多山的国家,在这种地形修建公路和铁路,需要开凿数量众多的隧道。最长的隧道有24.5公里,最深的海底隧道离地面267米,最奇特的螺旋隧道象大山肚子里的“盘山公路”。这些隧道表明挪威开凿隧道的技术世界一流。

金属冶炼技术。挪威金属冶炼技术、尤其是金属硅冶炼技术炉火纯青,全球生产的50%左右电脑中的硅片均产自一家挪威公司:埃肯公司。此外还可生产世界上最高纯度的多晶硅。

可再生能源。挪威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使用上一直独领风骚。挪威水电生产列世界第6位,本国使用的99%的电力来自于水电,挪威的水电技术十分先进,犹以地下水电站见长,水电设备制造也一直独树一帜。此外挪威还小规模使用风电和潮汐发电。挪威在太阳能研究方面也具有一定专长。信息通讯技术。除上述所述卫星导航技术外,挪威在利用卫星进行无线移动通讯方面也比较先进。挪威在通讯软件开发方面也颇具特色,例如挪OPERA公司

设计的浏览器被用于国内通讯企业生产的手机上。

冰岛优势产业情况

冰岛位于北大西洋中部,北美和欧洲两大板块之间,面积10.3万平方公里、人口30万。2005年人均GDP超44000美元,居世界前列。其经济发展模式引人注目。冰岛经济主要建立在对自然资源和沿海渔场、水力、地热资源以及草地的利用上。上世纪90年代以来,冰岛政府逐步加大经济多元化改革的力度,力求改变冰岛经济依赖渔业及农牧业生产的单一经济模式。1994年至今,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产业结构逐步调整,制造业和旅游服务业迅速扩大,GDP年均增长4%左右,失业率2%以下。在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过程中,冰政局稳定,政策适当,其中,科技进步和发展扮演了重要角色,使冰在能源开发利用、IT、生命科学和海洋渔业等领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一)水利资源和地热资源

冰岛人均拥有水量是欧洲人均水量的600倍。地热资源更是得天独厚。地质学专家研究成果显示,冰岛地壳厚度0-10公里范围的地热资源含量为3亿TWH(地热能源,1TWH相当于一亿度电);地壳厚度0-3公里范围内的地热含量为3千万个TWH;技术上可利用率为1百万TWH。冰岛目前仅开发利用的温度为100-460℃的地热资源,深度在地表200-2000米,利用量约相当于冰岛可利用地热总量的百万分之一点三。近年来,冰岛政府十分重视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到目前为止,在冰境内已建成的水力发电站6座,年发电量在6亿度(GHW)以上,,计划扩建和新建的水力发电站6座。同时冰岛还建立了4座地热电站,包括发电功率为6万千瓦的卡拉夫拉(Krafla)地热电站,0.3万千瓦的比加拉夫莱格(Bjarnarflag)地热电站,6万千瓦的奈斯亚威里尔(Nesjavellir)地热电站和1.7万千瓦的斯瓦辛基(Svartsengi)地热电站。目前,原有热电站扩建和新建电站都在规划和筹建之中。迄今为止,冰岛地热发电的潜力只开发了一小部分,主要电力供应仍来自水力发电。冰岛目前地热开发主要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取暖、温室大棚、海水养殖、游泳池、温泉洗浴、道路融雪、城市热水供应等方面。由于没有污染源,冰岛被称为世界无污染国家,自然环境及生态仍保持原始状态。波兰至尊联系方式:

波兰联络处:

地址OLAND05-552WOLKAKOSOWSKAULWESOLA3BIZNESPARKPOK.NR.420

电话、传真:0048-22-7265149

手机:0048-510661071

MSN:owt_pl@hotmail.com

邮箱:mbt_12345@163.com

北京联络处: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青年路华纺易城19-5-703邮编:100123

电话:+86(0)1059294233/59294255

传真:+86(0)1059294277-800524小时工作手机:13521279877

联系人:Catherine、Batty、Shannon邮箱:mbt_america@163.com

MSN:mbt_yh@yahoo.com.cnskype:mbt_bj

广州联络处:

地址:广州市广州大道中611号嘉诚国际公寓0917室邮编:510075

电话:+86(0)203759860124小时工作手机:13332822058

传真:+86(0)2037598602

联系人:李燕、刘碧波、王翘邮箱:mbt_gz@163.com

MSN:mbt_ly@hotmail.comskype:mbt_bj__

QQ:1607176647

  关注度: 3615   Baidu: 33   360: 0   Google: 0   其他: 1

推荐您可能感兴趣:

返回顶部
瑞典中文站 | 添加收藏 联系方式见首页
本站绝大部分内容是编辑编撰的原创性文章,有少量转载,如有涉及到虚假、侵权、违法等信息,请联系我们。
版权保护:本站原创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的版权均属本站所有。© Inc. All Rights Reserved.